logo

广发深度专题|“国家安全”系列(二):信息安全篇:信创产业链国产化进阶


prtyaa
prtyaa 2024-01-13 22:07:18 23529 赞同 0 反对 0
分类: 资源 标签: 信创国产化
广发深度专题|“国家安全”系列(二):信息安全篇:信创产业链国产化进阶
 摘 要 

国家安全加码,第三次信创产业浪潮已至:第一,自主可控战略升级(近期美国芯片法案、芯片出口管制等提升自主可控紧迫性);第二,政策支持力度强(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第三,国产化空间广(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核心环节国产化率低)。同时,信创产业在政策与国产化水平上存在两大预期差:第一,党政信创率先发力逻辑增强(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导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架构);第二,关键系统及核心软硬件的国产替代需求紧迫(CPU、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的国产化优先级较高)。

信创产业链“自上而下”多领域推广扩围:信创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不可用”到“可用”并走向“好用”,并逐渐在迈向“好用”的同时进阶“多用”:(1)“PK体系”实现体系内用户及上下游厂商技术服务的标准化,为量产提供基础;(2)“2+8”安全可控体系指示下游需求确定性,预计可能按照“涉密网信创产品替换-电子政务信创产品替换-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信创产品替换”顺序依次替换;(3)运营商示范效应下,金融、能源、工控、电力等关键领域信创产业有望加速落地。

信创产业机遇四大主线:(1)基础硬件(CPU芯片、服务器): CPU芯片国产替代迫切性高,鲲鹏、飞腾、龙芯等国产芯片已具备一定替换能力;服务器需求端招标确定性高,金融、电信领域逐步开始服务器国产替代,景气度向上。(2)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 Win7停止服务,操作系统国产替代具备一定迫切性,目前统信UOS系统及麒麟OS具备相对完善生态圈;自主可控需求下,国产数据库受益确定性高,建议关注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3)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办公应用软件与行业数据结合紧密,国产替代是数据安全必经之路,国产生态上以WPS为代表的办公软件技术较为成熟。(4)网络安全(终端安全软件):国产终端安全软件不断发展,5G等新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新挑战,建议关注EDR(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

核心假设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仅从主题投资策略角度提示相关标的,并不能代替广发证券研发中心相关行业研究团队的观点。

 

 正 文 

 

引言:信息安全加速布局,自主可控战略升级
我们在2022.10.21《策略联合行业:新时代“国家安全”主线》中指出,国家安全“自上而下”战略升级,信创产业作为信息安全的基础,需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目前信创产业已满足实现突破性成长的要素,一是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显著上升,18年以来的中美科技脱钩、近期美国芯片法案、芯片出口管制等均提升自主可控紧迫性,信创产业链的创建在政策上持续获得大力支持和规划,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二是信创产业国产化空间广阔,尤其是基础软件中的中间件、数据库,以及服务器与关键业务领域终端操作系统领域的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

当前信创产业出现两大预期差,第一,党政信创率先发力的逻辑增强,在国家战略需求和构建内循环格局的导向下,2016年起政策上优先布局党政信创且当前出现加速,2022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一是提出目标,到2023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二是完善“1+32+N”的总体架构,“1”即是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第二,关键系统及核心软硬件的国产化率较低,CPU、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的国产替代需求紧迫。

 

围绕主题三要素和两大预期差,本文梳理出信创产业核心推荐的四条主线,主线一是基础硬件中CPU和服务器国产替代迫切性高,主线二是基础软件中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需求确定性高,主线三是应用软件中办公软件相对成熟主线,主线四是网络安全中终端安全软件替代传统防毒软件。

 

图片

 

 

01
国家安全加码,第三次信创产业浪潮已至

 

信创产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国产化替代浪潮,触发原因分别为08年微软“黑屏事件”、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以及18-19年中兴、华为事件。相较于“黑屏事件”并未对相关软件产品进行强制性使用约束、“棱镜门事件”更多以信息安全为导向,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摩擦逐渐由贸易领域升级到科技领域,近期美国芯片法案、芯片及先进计算机出口管制等加速中美科技脱钩,所带来的国产化替代浪潮紧迫、与国际政治挂钩程度较高,形成自上而下的硬件-软件全栈式替代,软硬件自主可控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软件即信创、硬件即半导体。

 

图片

核心驱动力之一:信息安全主题下,信创政策重视程度空前

(1)国家战略科技自立自强是“十四五”政策主线。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列为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2)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8项任务中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3)2022年10月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将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4)2022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形成“1+32+N”框架结构,“1”是指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32”是指省级政务数据平台,“N”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政务数据平台。
政策是信创产业启动的催化剂,未来信创政策有两大超预期方向,一是在党政信创政策规划足够完备的情况下,在行业信创上启动规划形成政策合力;二是针对信创产业中国产化率较低且受到出口管制影响的CPU、操作系统等环节提供国家性质的产业基金支持或财政补贴。

 

图片

核心驱动力之二:信创产业国产化空间广阔

信创产业国产化是信息安全的前提保障。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从基础软硬件到应用软件的国产替代,党政及各关键行业领域对国产设备及软硬件的采购力度逐渐加大。同时,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底线,全球大数据安全事件频发背景下,保障企业和国民数据信息安全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02
信创产业链“自上而下”多领域推广扩围
什么是“信创”产业?“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其核心内涵是指IT基础产业国产化,涵盖了“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具体而言,包括基础硬件(芯片、服务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应用软件、网络安全、整机与系统集成等领域,并基于国产化IT底层架构建立自有的IT标准和产业生态。与传统信息技术产业不同,信创产业更加强调生态体系的打造。信创产业中,CPU是“心脏”,操作系统是“灵魂”,信创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逻辑在于形成以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国产化生态体系,系统性保证整个国产化信息技术体系可生产、可用、可控和安全。

图片

 

信创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不可用”到“可用”并走向“好用”。信创的推广支持政策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在“棱镜门事件”“去IOE”等背景下,网络安全概念得到空前关注,国家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并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加快党、政、军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建设。信创工程首先在党政办公领域启动,并伴随技术成长逐步扩散市场:2014年2月,中央办公厅联合五部委启动“南风一号”计划,即政务软件的国产化,2014-2015年第一批试点15家(“不可用”"“可用”),2018-2019年第二批试点200余家,投入资金超百亿,释放终端需求约20-30万台,国产化战略于19年6月底完成试点,开始由党政领域进入多关键领域的全面国产化替换(“可用”"“好用”)。

 

目前国内信创产业链的覆盖面有望不断扩大,迈向“好用”的同时进阶“多用”。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信创产业链的相关公司将迎来爆发式发展,逐步从党政军等核心行业向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渗透。从目前的落地情况来看,信创在党政和金融领域的渗透率最高,其次是电信、交通、电力、石油、航空航天,而渗透率最低的是教育与医疗领域。当前国内信创产业链面临上游弱,下游强的不平衡局面,未来随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产业链上游的发展有望提速,形成强强联合的信创整体格局,为信创产业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迈向“好用”的同时进阶“多用”奠基。

 

图片

 

图片

 

二十大召开后,随着国家安全在宏观政策中的重要性提升,信创产业链景气度确定性高,招标及项目建设有望超预期。受疫情影响,2022年我国部分信创相关招标及项目建设有所延后;2022Q4开始,随着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有望落地:一方面是基础技术生态已具备且政策目标持续引导,另一方面是实操层面项目采购密集落地印证高景气。

 

1.在推广基础层面,当前信创生态已初步建成,具备规模化基础。

 

在技术体系方面,“PK体系”已成为信创生态建设的主力军:“PK体系”是由中国电子建立的基于飞腾(Phytium)CPU+麒麟(Kylin)操作系统的国产IT架构,对标Wintel体系,自2017年12月发布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2019年12月,中国首个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体系标准《PK体系标准》发布,实现了体系内用户及上下游厂商技术服务的标准化,为量产提供基础。

 

图片

 

在政策推广方面,政策目标指示下游需求确定性强:国家提出“2+8”安全可控体系,即党政两大体系+国计民生八大行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等),我们预计信创将按照“涉密网信创产品替换-电子政务信创产品替换-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信创产品替换”顺序依次替换。

 

2.在实操层面,信创产业国产化正迎来密集落地期。

 

一是党政信创规模有望持续提升,从订单和业绩双向助力信创产业链公司;二是各领域信创招标落地,从党政向行业的扩散已在电信、金融等对IT性能高要求的领域落地;三是各地信创产业化加速,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开始布局信创产业集群。

 

(1)党政信创规模有望持续提升。2020年国家全面推行党政办公系统国产化;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为786.9亿元,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1%,预计未来两年仍将以17%-20%的速度增长。

 

图片

 

(2)行业扩散:运营商和国有行的示范效应。以运营商为例:①根据中国移动官网公示,中国移动2021-2022年第一批PC服务器集采项目中,基于华为鲲鹏和海光处理器的国产芯片服务器累计达4.9万台,占整体招标量的比例为27.03%。③根据C114通信网数据,2022年中国联通人工智能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包二全部采用华为Ascend系列,台数占比为33.3%,预算占比为30.7%。运营商示范效应下,在金融、能源、工控、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信创产业有望加速落地。

 

图片

 

(3)区域扩散:信创产业集群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信创中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发布了信创园区相关政策。

 

图片

 

 

03
信创产业机遇四大主线: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

 

信创产业链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及网络安全组成。基础软硬件自主可控是实现信控的基石,其中基础硬件主要包括芯片、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及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打造信创闭环,其中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办公软件、OA等,信息安全包括终端及边际安全产品。基于当前各行业进展,我们建议优先关注基础硬件(芯片/服务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办公软件)、网络安全(终端安全软件)。

 

图片

 

主线一:基础硬件(CPU芯片、服务器)

CPU芯片国产替代迫切性高,部分国产厂商已具备替换能力。①市场供给上,我国芯片对外依存度较高,新发展格局下属于卡脖子“补短板”关键领域,国产替代迫切性更高。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1年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4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仍是进口的“最大单一类商品”。②竞争格局上,市场主要由Intel和AMD双寡头垄断,近年来安全可控带来鲲鹏、飞腾、龙芯等国产CPU芯片快速成长;③政策上,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等限制、政府层面“2+8”安全可控体系、推动国产化采购、对符合条件厂商实行优惠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助力CPU芯片国产化;④国产生态上,国内厂商大多借助指令集授权或IP授权方式获取技术并进行CPU研发设计,目前申威、龙芯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主要用于超算、导航卫星等军方及党政领域,商业化运用不足;鲲鹏、飞腾拥有ARMv8指令集架构永久授权,自主可控程度较高,且商业化程度较好,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

图片

 

图片

 

服务器需求端招标确定性高,订单增长后业绩潜力强。①市场规模上,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x86服务器出货量占比97.3%,预计2021-2025年中国x86服务器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达8.8%;②竞争格局上,2021年浪潮、华为、新华三占据服务器市场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③市场需求上,今年以来,金融、电信领域逐步开始服务器国产替代。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官网数据,中国农业银行于2020年采购了2000台华为TaiShan服务器。随下游5G、IDC、云计算大规模落地,国产服务器市场有望迎来进一步提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线二: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

国产替代具备一定迫切性。①竞争格局上,当前市场主要由外资厂商如微软、谷歌垄断。Statcounter对全球所有平台操作操作系统的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桌面端操作系统中Windows占比84.6%;②国产生态上,统信UOS系统及麒麟OS具备相对完善生态圈,已研发出多款操作系统,但由于基于Linux系统,配套PC软件不足,短期内在商用领域难以与Windows形成有力竞争;③国产替代上,由于Win7于2020年1月14日起终止服务,2021年Windows、OS和Linux以外的其他操作系统在中国桌面端操作系统市场中的份额达到9.6%,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国产替代成效开始显现。

此外,由于操作系统大部分核心技术、厂商及产品均起源于美国,存在贸易管制风险,因此对于该类“卡脖子”产业国产替代具备一定迫切性,但由于暂无相关进出口管制且当前国产操作系统基于Linux缺乏市场生态,因此迫切性相对弱于CPU芯片。

 

图片

 

新基建拉动下,国产数据库受益确定性高。①规模上,据中国信通院《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测算,到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688亿元,2021-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3.4%;②成长动力上,新基建的逐步推进将带来数据量的井喷,因此数据库作为数据的载体,受益确定性高;③国产落地上,近月以来国产数据库热度持续上升,除去各大金融政企上线国产数据库外,国内数据库产品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腾讯推出全新版本腾讯云MySQL 8.0,随后华为推出两大云原生数据库新品GaussDB (for MySQL)和GaussDB NoSQL;④细分领域上,建议关注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关系型数据库占市场85%。根据IDC最新报告,2021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规模达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数据库市场的比例达到55.6%。IDC预计,我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28.1%。在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上,阿里及腾讯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图片

 

主线三:应用软件(办公软件)

应用软件与行业数据结合紧密,国产替代是数据安全必经之路。①规模上,Statista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办公软件市场规模突破10亿美元,2025年有望达到15.9亿美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2.0%,远高于全球市场的增速。②下游客户上,我国办公软件主要客户为企业及政府、公共事业用户,家庭与个人占比仅3%;③国产生态上,以WPS为代表的办公软件技术较为成熟。截至2020年,WPS在国务院组织机构中的覆盖率达到95%,央企覆盖率为96%,中大型银行覆盖率为87%。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WPS在国内PC端的总体覆盖率达到68.7%,较2020年底提升超过8个百分点。

 

图片

 

主线四:网络安全(终端安全软件)

国产终端安全软件不断发展,5G等新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新挑战。①现状上,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近年来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重要单位防护能力已显著增强,重大安全漏洞应对能力不断强化,但随5G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大量涌现,或面临网络安全新挑战;②规模上,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926.8亿元,连续五年保持20%-25%的高增速;③竞争格局上,外资厂商逐渐退出本土市场,2021年终端安全市场以国产品牌为主,奇安信占据19.4%的市场份额;④政策上,以《等级保护2.0》为代表的网络安全政策法规落地加速,关注EDR(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PP(终端安全防护平台)对传统防病毒软件的替代;⑤细分领域上,建议关注EDR(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相较其他终端安全软件,EDR能监视终端以检测可疑活动,并进行溯源取证等。IDC预计,未来几年EDR将成为终端安全市场增长持续推动力。

 

图片

 

图片

 

如果您发现该资源为电子书等存在侵权的资源或对该资源描述不正确等,可点击“私信”按钮向作者进行反馈;如作者无回复可进行平台仲裁,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评价 0 条
prtyaa
粉丝 1 资源 1949 + 关注 私信
最近热门资源
工业防火墙为啥不走寻常路?  871
窃密软件无孔不入?迪普科技防护策略为隐私数据筑牢防线  646
正版软件检测工具2024  16
最近下载排行榜
工业防火墙为啥不走寻常路? 0
窃密软件无孔不入?迪普科技防护策略为隐私数据筑牢防线 0
正版软件检测工具2024 0
作者收入月榜
1

prtyaa 收益363.45元

2

风晓 收益207.84元

3

IT-feng 收益198.17元

4

zlj141319 收益178.52元

5

777 收益172.06元

6

1843880570 收益171.31元

7

信创来了 收益103.8元

8

Fhawking 收益99.6元

9

克里斯蒂亚诺诺 收益91.08元

10

技术-小陈 收益79.05元

请使用微信扫码